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乳山市广润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广州路52号

电话:0631-6328222

手机:13561890666

传真:0631-6328222

邮件:green_xingzheng@163.com

新闻动态

>>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图文直播】装配式建筑系列标准实施首次宣贯培训会开幕式今日隆重举办

发布时间:2016-7-21 点击数:

  乳山市广润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今日,装配式建筑系列标准实施首次宣贯培训会在北京隆重举办。

装配式建筑系列标准应用实施首次宣贯培训会今日隆重举办

近日,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编制的《装配式建筑系列标准应用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出版,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作序“以标准化铸就装配式建筑发展之基”,指出指南 “将为装配式建筑相关标准的实施提供权威指导,并为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提供重要参考”,对《指南》的权威性、前瞻性、创新性、技术性进行了充分肯定。

会议现场座无虚席

为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根据住建部标准定额司印发的《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实施指导监督重点研究工作计划》,受住建部委托,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将举办钢结构、木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产业化系列标准宣贯培训。

会议现场

今日,装配式建筑系列标准实施首次宣贯培训会在北京国谊宾馆举办。住建部标准定额司领导、中国建设科技集团领导、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领导以及众多行业专家莅临本次会议。

以下为筑龙网全程图文直播的内容:

会议首先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副总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院长孙英致辞,随后,住建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卫明、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墙体材料革新处处长何任飞发表讲话。会议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郁银泉主持。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郁银泉

主持人: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装配式建筑系列标准实施首次宣贯培训会现在正式开始!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远道而来参加本次会议。本次出席的领导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卫明,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副总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院长孙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墙体材料革新处处长何任飞。我是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郁银泉。参会的还有建筑单位的200位同仁,在此我们表示热烈欢迎!    

今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以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提出要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住建部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开展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及应用实施指南课题研究,并委托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牵头组织编制了装配式建筑系列标准应用指南一套共三本,陈部长亲自做序,并指出《指南》将为装配式建筑相关标准的实施提供权威指导,并为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提供重要参考。    

住建部标准定额司领导在今年年初制定的2016年工程实施重点研究工作中明确标准院作为钢结构、木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产业化系列标准宣贯培训的承办单位。    

下面首先有请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副总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院长孙英代表装配式建筑系列标准实施首次宣贯培训会主办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致辞。大家欢迎!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副总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院长孙英致辞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副总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院长孙英:

尊敬的卫明司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此隆重举办装配式建筑系列标准实施首次宣贯培训会,主要目的是为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装配式建筑系列标准应用实施的重点任务,通过装配式建筑系列标准实施宣贯培训会,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建造能力和水平,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单位,我谨代表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同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产业发展,标准先行。发展先行建造模式,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明确任务,是贯彻国家建设方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工程建设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正因如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务实的举动,标准的相关制定、完善、实施就是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住建部委托的装配式建筑系列标准实施宣贯培训的承办单位,标准院多年来在住建部领导下全力投入装配式建筑的标准研发,形成重要的科研成果,构建主体、内装、外围护相结合的体系,牵头主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等装配式建筑领域最重要、最基础的技术规范。先后完成国内众多知名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构建了一支装配式领域国内顶尖的技术人才团队。通过上述我院自身开展的装配式建筑实践,我们深切感受到标准规范是基础和关键——当前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诸多瓶颈问题,有赖于通过标准的宣贯实施和推广应用来解决,这项工作十分重要、十分紧迫。我想这也是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全行业的共识,为此住建部于2015年6月启动了装配式建筑系列标准应用实施指南的编制,委托标准院具体组织实施。在标准定额司的指导下,组织各科研、施工、部品单位组成编制组,聘请数十位权威专家组成审查组,加班加点克服困难,经过大量实地调研,深入研究、系统梳理,历时近一年完成了众多历史性任务。最重要的就是推出《装配式建筑系列标准应用实施指南》,包括预制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三套,《指南》是凝聚行业智慧和力量办大事的又一典范,我借此机会向支持编研工作的各位领导、专家致以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三本实施指南覆盖建筑全过程、全专业、全部标准,突出装配式的标准,分别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木结构建筑为主体,以钢结构设计要点为主线,对全部现行标准条款进行系统梳理和体系化再汇总,按照这样一个不同的结构类型的主体,按照整个技术的要点,特别是从设计的要点,重新把所有标准条文进行梳理和再编排。同时给出相关标准条文的实施要点、应用说明、对策建议和实施方案。为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提出了重要参考和工具,陈政高部长亲自作序,充分显示了他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指南》也是系列宣贯培训的重点内容和主要教材,相信一定会为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今天是系列标准实施的首次宣贯培训,接下来宣贯培训工作还将在全国各地展开,作为培训宣贯工作的承办单位,标准院将按照住建部要求,积极配合各地主管单位,切实做好培训的相关工作,不负行业期望。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标准规范是打造我国新兴工业化通用体系的基础与核心,是推进装配式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方兴未艾、前景广阔,标准院将以建院60周年为契机,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与行业同仁的支持下,推行建筑梦想的企业使命,追求“一切高标准”的企业价值观,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培训宣贯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孙英院长。下面有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卫明发表讲话。大家欢迎!

住建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卫明发表讲话

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卫明副司长卫明:    

尊敬的孙英院长,同志们,上午好!    

很荣幸参加装配式建筑系列标准实施首次宣贯会,这一次会议的主题是装配式建筑标准实施的首次宣贯,目的是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当前我部把装配式建筑作为中心工作,其核心还在于装配式代表了新型建造方式的发展趋势。建造方式的变革,我们理解是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有别于传统常用的建造方式,主要的还是在装配、在一体化和建造方式的转变,联系当前“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展趋势,也是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要指示的具体表现,建造方式的变化,与生产力、生产关系是紧密结合的。

第一,生产力的调整将会极大促进社会文明、社会进步的发展。我们作为行业的具体实践者、具体引领者,在建造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我们要勇于担当,敢于面对当前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针对当前的具体情况拿出相应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和推进建筑工业化装配化的发展。当前,我们要充分认识装配式建筑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只有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我们才会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充满信心,才会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胜利充满信心,因此,我们提高这方面的认识也是进一步落实当前讲的建筑方针、总结等要求。

第二,发展装配式建筑要充分利用标准这一手段,我们有伟大的理想、理念、方式,但最终还需手段去实施,标准成为一个最佳的手段。我们过去可以搞评比、达标,可以搞会议论坛,现在看来,有一些方法手段是不适宜的,通过立标准、法治建设的方式去推动。所以我们要经常思考,上级已经明确目标、任务已经下达了,我们以什么样的手段带本地区、本行业、本专业去推动,这就需要用标准的手段。标准的本质是统一协调简化择优,大部分用的是统一协调,很少用简化择优。装配式建筑充分体现了标准化原理里的简化、择优,它是在若干繁琐重复性的劳动事务里经过科学的总结提炼出简化的方案,而此要从简化里把它优先优选出来,优先优选就是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动力。标准的简化和择优是真正推动生产力发展的。    

过去,在60年代中央某位领导说,我们能不能让全国人民过年的时候每人穿一件新衣服,说可以。这样的话我们全国60%的土地都要种棉花才能每人穿上一件新衣服,那还是先填肚子后穿衣服,所以衣服的问题一直困扰我们。改革开放我们猛然发现标准化,现在我们做衣服和30年前做衣服有什么不一样?因为人的个性化程度是相当复杂的,肥胖、高矮、低瘦,买衣服只要标准化,记住一个X、一个L,把自己的符号记清楚,你报自己是X还是L,就能够马上拿到衣服。由于这样的生产方式和交易方式的转变,过去做衣服是量身定做,量体裁衣,裁缝是一剪刀一条线画,工厂做成衣是一个铡刀下去几十块布就下去了,这是提高生产力的典型代表,这是改革开放、这是市场经济,实际上这是标准的力量。    标准的力量,推动建筑工业化的简化;择优的发展,这是每一位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志要深刻认识领悟到的。我们只有把繁琐的事情择优简化出来,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社会的变化。但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们标准工作还有不适合的地方,还有一些矛盾的地方,反映出来有多的问题,也有缺的问题,也反映出不好用、不好学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座的各人员要细化、要深化,要逐步去落实,把国家的指令条文,转换成当地实际行动的指南。这就是推动标准手段的重要题目。     

第三,总结历史继续前行,要以质量、成本、供给作为检验我们的基础。为什么要推行装配式建筑,它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安全,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噪声污染和建筑垃圾,改善工人劳动环节,缩短供给提高效率。过去在国际上推行建筑工业化标准应该是70年代,当时建筑工业化的推动者是社会主义国家如南斯拉夫体系、东德体系,那些地方出现的工业化建筑非常多。所以国际标准化组织在70年代将建筑工业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我们国家接触的时候是80年代。五六十年代,我国主要搞机械化。一些国家批评社会主义的时候,就拿工业化建筑来说事情。为什么?质量有问题。现在推行装配式建筑一定要不断总结才能继续前行。如果推下来以后质量安全有问题,那就违背初衷。过去工期有问题,现在不为速度,要讲质量,这时候才把工期拿在最前边显然不合时宜,所以我们要强调提高质量,强调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为什么强调?工地能否赚钱,施工单位是否有效益,就看工地上的垃圾多少。建筑垃圾多,工地越脏乱差,效益越差,这是基本概念。建筑垃圾少,工地文明程度高,施工单位肯定来钱。因为在人均量材料消耗是占大头,所以建筑工业化有效的减少工业垃圾,这就是我们说的能够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能够减少垃圾、改善工作环境。所以我们要始终记住,我们在推行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们的最主线,我们才能找到前进的方向。不能像过去按了葫芦起了瓢,解决了东、忘了西,最后是不可持续、不协调的发展。 

这是我给大家汇报的三个方面,希望大家成为此次会议学习内容的传播者、宣传者,做好践行者,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要对历史、对人民、对行业负责。积极推动相关工作,促进建筑业顺利转型。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卫司长!卫司长的讲话高屋建瓴、立足全局,又深入浅出、言简务实。全面分析了我国当前装配式建筑的总体形势,同时又对进一步做好钢结构、木结构、混凝土结构建筑指出了方向,并且提出了要求。第一是提高认识,思想决定你的行动;第二是怎样用好标准的手段;第三是统一协调,简化择优。所以大家一定要深刻领会标准推行的手段,怎样用好能使我们的标准成为推动产业化的手段和力量。总结历史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到底用产业化来解决什么问题?刚才卫司长给我们提了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并且希望大家作为此次会议内容的传播者以及践行者,把这几点深刻领会,认真贯彻卫司长的讲话精神,一方面要继续推进装配式建筑编制相关标准,满足行业需求;另一方面认真做好系列标准实施的宣贯培训工作,切实发挥自身作用,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卫司长的讲话!      

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墙体材料革新处处长何任飞   

主持人:

下面有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墙体材料革新处处长何任飞讲话。

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墙体材料革新处处长何任飞:   

尊敬的孙院长、卫司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今天装配式系列标准首次宣贯培训会,首先我代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对于本次培训班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利用今天的机会我也把我们关于装配式建筑目前在做的工作以及下一步的打算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今年2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我们要发展新兴的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具体就是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为主的装配式建筑。关于为什么推广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的优点、意义以及怎么提高认识,刚才卫司长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这一决策,我们部里把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作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中心工作。为此,我们也起草了一个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目前已经完成了征求意见稿,下一步我们将报请国务院印发实施。 

发展装配式建筑,我们到底要怎么做?我们当前是一个什么状况,存在什么问题?我想在座的都是我们装配式建筑相关的一线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管理部门的工作同志。关于装配式建筑,刚才卫司长也提到,我们在80年代,实际上是有过一段时间做了一些装配式建筑,也就是所谓的“大板建筑”,在北京的前门那边现在还有不少。为什么没有推广下去?实际是有各式各样的原因——限于当时的一些技术、经济条件以及我们认识上的问题,导致了标准不高、质量不行、水平不行,出现了很多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漏雨、结露,没有推广下去,此次现浇混凝土结构占绝大多数。

现在为什么要推广装配式建筑?除了能源、资源、人工、经济各式各样的因素之外,我们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装配式建筑跟80年代的“大板结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推广装配式建筑我们有一个目标,中央提出要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达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30%左右,十年左右也就到2025年,我们分解了一下目标:到2020年,至少要达到15%,新建线路要有15%的装配式建筑,每年20亿平方米15%也就是3亿平方米左右。到2025年达到30%,这一目标是我们要达到的最基本的最低目标,也有可能提前,也有可能超额。    

具体来说,我们要发展出一批适应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要求,形成基本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形成一批具有现代装配建造水平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形成一批设计、施工、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形成一支具有专业化职业技能的产业队伍,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监管体系。这就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要达到的一个总体目标。    

我们有14项具体任务:实行分区推荐、推行工程总承包、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发挥设计统筹作用、优化部品部件生产、提升装配施工水平、推进建筑全装修、推广绿色建材、确保工程质量、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法制保障、加大政策支持、强化队伍建设、重视宣传普及。这是我们下一步的重点任务和总体目标。    

简单总结来说,我们的目标从大数上说是2025年达到30%,今年新建建筑有30%是装配式建筑。具体来说,形成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政策体系,也就是我们现在要发的文件以及我们下一步一些具体的实施细则和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也就是所谓的顶层设计。另外一方面是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工程建设管理的管理体系,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工程建设管理的体系,是在以现浇为主的作业方式基础上换算出来的。无论是设计、施工、验收包括招投标,都是跟现有的建造方式相适应。装配式建筑这种新型的建造方式跟现有的工程建设管理的一些规定、环节是不相适应的。 打一个比方,现在推行装配式建筑,原则上要求装配式建筑这些工程项目,要求采用工程总承包的形式。这就牵扯到招投标的法律法规,一些具体规定,我们怎么来适应、怎么来改革。一系列的问题设计、施工、验收、包括之前现浇阶段没有的环节,在工厂里生产高配件的环节,现在多了这么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的质量怎么监管,它的一些标准怎么制定,跟我们设计和施工怎么衔接?这都是我们下一步需要完善、需要制定的政策措施。我们必须要使政策措施和管理手段,管理制度适应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二是形成一套完备成熟的技术和标准体系。装配式建筑或者说住宅产业化、建筑产业化发展了几十年的时间,但之前发展的规模非常小,基本上处于探索、实验阶段,也存在很多问题。我们也从国外学习了很多技术,学习了结构体系,学习人家的先进理念,包括引进国外的现代木结构的结构形式,但是如何发展出适应我们需要的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体系?目前来说,我们有一些主流的技术体系,但是还没有非常的成熟完备,全国就像现浇混凝土一样大规模的推广。所以要抓紧时间,完成关键技术的突破,关键技术的突破并不是说一些关键技术没有,一些技术体系可能是有,但是存在价格高、工艺复杂,或者是存在目前技术手段、队伍状况达不到的情况,这是技术需要成熟完善。相对应的标准体系也需要一个成熟完善的过程。    

这一次标准定额司委托标准院编制的三本指南,为我们推行装配式建筑打下坚实的基础,标准是不断完善的过程,根据技术的发展、完善和成熟,标准也要不断的修订、制订、完善、成熟。    

三是要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队伍。什么是完整的产业链?装配式建筑,并不是简单的把墙拆了,拉到工厂现场现浇,再拉到工地上就是装配式建筑,这种理解是非常狭隘的。我们所谓的“装配式建筑”是说要用现代化、工厂化的生产手段,使在现场湿作业环节尽量的减少,把大多数的工作在地面、在工厂、在室内完成,到现场更多做的是组装、装配、结合的工作。这样才能既快速又经济还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能提高建筑的功能水平,这是装配式建筑最重要的目的。所以说,要形成一个装配式建筑的全产业链,从设计、施工、验收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非常完备,包括各种配套的部品部件,而不是说在现有的现浇基础上,设计完进行拆分、拆分完去生产构件、构件完进行装配。装配如果连接不好,现场再想办法,甚至套筒灌浆,拿一个小镜子看一看,这是不行的。在构件生产中,配套必须非常完善,甚至说可能不需要非常专业的队伍就能把它干好、安装好、装配好,就像在宜家买家具,拿着说明书自己就装配成功了。    

另一方面要形成一支完备的产业队伍,这个产业队伍得有会干的人,比如说设计,现在设计的装配式建筑,很多是按照现浇结构形式把它设计好,拿到其他的设计院、本院或者说生产厂进行二次拆分,这样的设计不是装配式的建筑设计。施工很多不会干,就像刚才说的套筒灌浆,套不上或者灌不上,各环节的人员、队伍都要会干,而且要非常熟练的干,就像现在的现浇,一个小施工队也会干,以后要达到这样的水平,装配式建筑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这是需要达到的三个主要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刚才说了14个任务,总结出五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扩大市场,没有市场一切都是空的,为什么说现在装配式建筑存在造价高、不会干、质量差等各式各样的问题,实际上跟市场规模小有很大关系,我们部长经常打一个比方,就说发展装配式建筑,做任何一项工作,都不能指望说搞一个试点,或者说搞一个工程,这个事情就成了。我们可能搞一个试点工程,把它精雕细琢可以做得非常好,但是就拿部长的话来说,不能建一个饭馆接待一批客人就完事了,那我们建一个饭馆的成本非常高,做一顿饭的成本非常高,它的水平、我们的人才也肯定不会扩大、肯定不会提高。为了扩大市场,我们也是想各种各样的办法,现在各地也出台了各式各样的政策措施,比如说上海规定外环以内,全部的新建建筑都要采用装配式建筑。比如说很多地方出台了土地出让条件中要把装配式建筑的要求明确写在里边,至于保障房基本都是首当其冲采用装配式建筑。在国务院起草的文件里,关于怎样扩大市场也是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是第一个重要的任务;

第二个方面是要完善技术,完善技术不是修修补补,不是把现浇混凝土拆分拆分,一些现有的建造材料、部品部件凑合安上,这样低水平的装配式建筑不是我们想要的。就像窗户,在推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时,我们就发现了窗户看起来很好,现在很多窗户看起来都非常的好,但保温性能、配置远远达不到要求。德国可以达到0.8,我们现在是2.0,都觉得是非常好。不是说我们的玻璃不行,也不是说我们的型材不行,而说的是很多小配件不行,比如说密封条,德国的密封条在窗户全生命周期之内都可以发挥作用,密封效果非常好。我国的窗户密封条三年之后就硬化老化了,起不到密封保温的作用。另外,按照德国的标准,在安装的时候需要有一种密封材料,将墙体和窗户之间密封起来,但是我国没有,需要进口。为什么?我们所有的窗户安装,除了做试点工程是按照德国标准建的之外,其他均没有这个要求,市场自然不会提供。

我们的技术完善跟标准提高是紧密相关的。而且技术完善不能凑合,而是建立一套全新的应对装配式建筑要求的技术体系,这才是我们想要的装配式建造的技术体系;

第三个方面是完善标准。技术标准经常连在一起说,有时候它是一个词,指的是技术性的标准,更多的时候我们说他是两个词,一个技术、一个标准。技术是标准编制的一个前提条件,技术完善了,有了一定的工程实践,我们形成了一致的意见,才能编标准、完善标准。反过来说,标准完善才能推动这项技术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所以说标准是起到承上启下非常重要的环节,承上就是把技术研发的成果,工程实践的成果成熟了、固化了,启下要用标准的形式来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就像卫司长举衣服的例子,有了标准化,才能大规模推广,才能降低成本,让大多数人能够用的起;

第四,要提高水平、提高质量,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实际上很多专家都在说,混凝土最好的应用形式就是现浇。因为混凝土从流体到固化状态可以形成各式各样的形状,房子怎么设计、混凝土就可以怎么浇筑。把混凝土现场浇筑的方式拿到工厂,混凝土的质量和表观质量都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它的精度可以以毫米来计,但更重要的是把一个整体的东西拆开,再想组成一个整体,实际上这里边是非常困难的。

大家都是搞专业的,一说就明白。那怎么来提高工程质量,确保质量和安全,一方面要研究怎么去可靠的连接,使成为一个整体。另外一方面,要研究适应装配式建筑的结构体系和施工方法。我们是不是一定要以这种剪力墙的方式来发展装配式建筑?墙体是否一定要用混凝土等其他材料?钢结构如何发展?如果用钢结构来做住宅,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现在的木结构如何发展?大家都知道,发达国家的住宅特别是两层以下的独栋住宅和联体住宅,90%以上都是木结构,我国如何发展木结构,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的方向,也是提升工程质量,确保质量和安全必须要研究的问题。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思路都局限在如何把现有的剪力墙拆开然后再组装起来。要打开思路,我们要把各式各样的结构形式、各式各样的结构体系以及装配式建筑所需要的各种部品部件连在一起来考虑;

第五,抓落实,这里边有各式各样我们对地方政府,对各个部门的要求,因为发展装配式建筑不是建设部的事情,虽然我们是牵头部门,但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任务,这个文件是以国务院的形式下发的,所以全社会各个部门、地方政府都是各负其责、各有任务。每一个地方怎么发展装配式建筑,怎么来达到目标任务要求,这是有相应监督和核查措施的。也就是说2020年15%的最低目标我们要确保完成,也有可能要提前完成。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目前所做的工作以及下一步的考虑。今天的标准宣贯为什么说非常重要。标准制定是一方面,但制定之后怎么去执行,怎么去实施更重要。经常听到很多人反映,说没有标准怎么发展装配式建筑,不会,怎么弄?再弄一弄不是没有标准,而是标准散落在各个规范里,或者说有两个标准,是朴实性,基础性。怎么实施怎么才能达到,这是技术上要解决的问题。

这一次标准院编的三本实施指南非常的重要,特别是能解决当前很多设计院不会干、施工单位不会施工的问题。这里边实际上很多是把现有的很多标准规范整合起来,告诉大家在什么地方去弄,怎么去用。也就是说标准的执行,它的执行率才是装配式建筑达到什么水平真正的反映。在推建筑节能的时候,有这个经验,一开始有一个指标,大家可能也都注意到,标准的执行率,一开始制定50%的节能标准,一开始标准的执行率比较低,90%都达不到。现在设计阶段的标准执行率已经不说了,为什么?已经成为一个强制性标准,已经成为一个100%执行的东西。所以说标准编制非常重要,实施更加重要,所以我们的宣贯培训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且还建议,这一次是首批宣贯,下一次肯定还要做,是不是可以培训一批师资力量,我们要发动大家的力量,让标准被大家尽快的所熟知、会用。这样我们培养一支产业队伍的目标才能实现。    

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何处长,何处长介绍了他们负责起草的主导意见,同时也给我们展示了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美好前景,因为2025年要达到30%,30%就相当于6亿平方米,这是非常大的一个数字。同时也给我们下达了五个方面的任务,促使整个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形成三个方面的能力,形成适应装配式建筑的政策管理体系,形成完善成熟的技术标准体系,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队伍,应该说把他们现在做的工作和今后的工作打算都给大家说了,使大家对整个产业化特别是装配式建筑下一步的发展有所了解,也对我们宣贯提出了要求,所以希望下面的宣贯请大家好好听。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何处长!    

会议现场

装配式建筑系列标准实施首次宣贯培训会的开幕式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乳山市广润工程有限公司创业于2004年,主要从事土木建筑、水电暖安装、园林绿化、钢结构工程、公路工程施工、房产测绘、地籍测绘等 ]

上一篇:曝里约奥运花费超支 奥运场馆盖到啥程度了?!

下一篇:《国外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标准和案例》出版发行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6 乳山市广润工程有限公司 电话:0631-6328222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广州路52号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6012101号